全国服务热线
15322851710rto废气设备技术规范现在主要遵循的是2020年1月14日实施的《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国家技术规范,目前各地均开展VOCs深度减排,进一步增加了对RTO技术和应用的需求。下面跟恒峰蓝小编一起来看看一些相关性的技术规范要素。
RTO废气设备工艺尺度技术规范
蓄热式燃烧法(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s,RTO)是燃烧处理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一般≥760℃)作用下将污染物完全氧化,去除效率可达99%以上。此技术是用多床可蓄热材质的蓄热室进行蓄热与氧化互相切换的方式,以大幅减少热量的损耗。RTO的热回收效率可高达90%以上,具有净化效率高、运行用度低的特点。
RTO废气设备污染物及污染负荷合用前提
进入蓄热燃烧装置的有机物浓度应低于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
当有机物浓度不足以支持矜持燃烧时,宜适当浓缩后再进入蓄热燃烧装置。
含卤素的废气不宜用蓄热燃烧法处理。
进入蓄热燃烧装置的废气中颗粒物浓度应低于5mg/m3,超过期应采用过滤、洗涤、静电捕集等方式进行预处理,含有焦油、漆雾等黏性物质时应从严控制。
RTO废气设备部门工艺设计要求
两室蓄热燃烧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宜低于95%,多室或旋转式蓄热燃烧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宜低于98%。
蓄热燃烧装置的热回收效率一般不宜低于90%
当废气含有酸、碱类气体时,宜采用中和吸收等工艺进行去除。
燃烧室燃烧温度一般应高于760℃。
蓄热室截面风速不宜大于2m/s。
系统设计压降宜低于3000Pa
蓄热燃烧装置进出口吻体温差不宜大于60℃。
RTO废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要点
当废气浓度波动较大时,应对废气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稀释、缓冲等措施,确保进入著热燃烧装置的废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下限的25%。
应在管理工程与主体出产工艺设备之间的管道系统中安装阻火器或防火阀,阻火器应符合GB/T13347 的相关划定,防火阀应符合GB 1S930的相关划定。
举措措施运行过程中要留意建立记实轨制主要记实内容包括:
设备的启动、休止时间;
过滤材料、蓄热体等质量分析数据、采购量、使用量及更换时间;
运行工艺控制参数,至少包括管理装置进、出口吻体浓度及相关温度、压力等;
RTO废气设备主要设备维修情况
运行事故及处理、整改情况;
按期检修、评价及评估情况;
二次污染处理处置情况。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6302号
热线咨询电话:15322851710
rto废气设备技术规范现在主要遵循的是2020年1月14日实施的《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1093—2020)国家技术规范,目前各地均开展VOCs深度减排,进一步增加了对RTO技术和应用的需求。下面跟恒峰蓝小编一起来看看一些相关性的技术规范要素。
RTO废气设备工艺尺度技术规范
蓄热式燃烧法(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s,RTO)是燃烧处理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在一定温度(一般≥760℃)作用下将污染物完全氧化,去除效率可达99%以上。此技术是用多床可蓄热材质的蓄热室进行蓄热与氧化互相切换的方式,以大幅减少热量的损耗。RTO的热回收效率可高达90%以上,具有净化效率高、运行用度低的特点。
RTO废气设备污染物及污染负荷合用前提
进入蓄热燃烧装置的有机物浓度应低于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
当有机物浓度不足以支持矜持燃烧时,宜适当浓缩后再进入蓄热燃烧装置。
含卤素的废气不宜用蓄热燃烧法处理。
进入蓄热燃烧装置的废气中颗粒物浓度应低于5mg/m3,超过期应采用过滤、洗涤、静电捕集等方式进行预处理,含有焦油、漆雾等黏性物质时应从严控制。
RTO废气设备部门工艺设计要求
两室蓄热燃烧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宜低于95%,多室或旋转式蓄热燃烧装置的净化效率不宜低于98%。
蓄热燃烧装置的热回收效率一般不宜低于90%
当废气含有酸、碱类气体时,宜采用中和吸收等工艺进行去除。
燃烧室燃烧温度一般应高于760℃。
蓄热室截面风速不宜大于2m/s。
系统设计压降宜低于3000Pa
蓄热燃烧装置进出口吻体温差不宜大于60℃。
RTO废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要点
当废气浓度波动较大时,应对废气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稀释、缓冲等措施,确保进入著热燃烧装置的废气浓度低于爆炸极限下限的25%。
应在管理工程与主体出产工艺设备之间的管道系统中安装阻火器或防火阀,阻火器应符合GB/T13347 的相关划定,防火阀应符合GB 1S930的相关划定。
举措措施运行过程中要留意建立记实轨制主要记实内容包括:
设备的启动、休止时间;
过滤材料、蓄热体等质量分析数据、采购量、使用量及更换时间;
运行工艺控制参数,至少包括管理装置进、出口吻体浓度及相关温度、压力等;
RTO废气设备主要设备维修情况
运行事故及处理、整改情况;
按期检修、评价及评估情况;
二次污染处理处置情况。